1. 普洱市的著名茶山
清《滇海虞衡志》中記載,“普茶名重于天下,出普洱所屬六茶山,一曰攸樂、二曰革登、三曰倚邦、四曰莽枝、五曰蠻磚、六曰慢撒,周八百里?!?/p>
2. 普洱三大茶山
答:普洱茶的十大名寨包括了老班章、那卡、冰島、刮風寨、彎弓、昔歸、麻黑、困鹿、曼松和老曼峨。其中,老班章茶被譽為普洱茶中的“王者”,具有苦味、澀味重,回甘效果持久,略帶蜜香的顯著特點。
關于普洱茶六大名山,有多種說法。古六大茶山為枚樂、革登、倚邦、莽枝、蠻磚和曼撒,新六大茶山為南糯、南嶠、勐宋、布朗、巴達山與景邁山。
3. 普洱七大茶山簡介
一、版納茶區:
西雙版納茶區成名較早,因此名氣大,在明、清時期就已經榮升為普洱茶的主產區。這是其他茶區不能比擬的。西雙版納屬亞熱帶氣候,既無酷暑也無嚴寒,具有充足的日照,加上相對較高的濕度,豐富的降雨和較高的有機質含量,非常適合茶樹的生長。
二、思茅(普洱)茶區:歷史悠久
“茶,出銀生城界諸山,散收無采造,蒙舍蠻以椒、姜、桂、和烹而飲之”這是唐人樊綽《蠻書》中的記載,其中銀生城就是現在的思茅。有大量數據表明思茅茶區歷史悠久,比如景谷地區曾發現3540萬年前的寬葉木蘭化石;再比如鎮沅哀牢山千家寨2700年的野生茶樹王;過渡型的邦崴茶樹王等等都可證明。
4. 普洱市的著名茶山是什么茶
普洱茶色澤清亮,味道甘甜,香氣逼人,是中國十大名茶之一。
六大名山如下所示
普洱茶山位于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、臨滄、普洱等地區。古六大茶山為革登山、莽枝山、倚邦山、蠻磚山、曼撒山(易武山)和攸樂山。新六大茶山為南糯、南嶠、勐宋、景邁、布朗、巴達。
5. 普洱六大茶山
(1)、革登山:屬喬木中小葉種,
較苦澀,回甘強烈、生津快,香氣呈
淡清香,湯色深桔黃。
(2)、莽枝山:屬喬木中小葉種,
較苦澀,回甘強烈、生津快,香氣較
淡,湯色深桔黃。
(3)、倚邦山:屬喬木小葉種,回
甘快、生津較好,香氣幽香如瀾,湯
色深桔黃。
(4)、蠻磚山:屬喬木大葉種,較
苦澀,回甘強烈、生津好,香氣呈梅
子香,湯色深黃。在歷史上有喝蠻磚
看倚邦一說。
(5)、曼撒山(易武山):屬喬木
大葉種,微苦澀,香氣高,在梅子
香、蜜香中透著一股幽瀾香,谷雨前
后所采芽茶味淡香入荷,回甘強烈生
津好,易武正山歷史上就是聞名中外
的茶山。
(6)、悠樂山:屬喬木大葉種,苦
澀重,回甘快、生津好,香氣一般,
湯色淡桔黃。
6. 普洱市的著名茶山是什么
普洱市最高檔次景點有:
1,萬畝茶山,2,梅子湖公園,3,那柯里茶馬古道。
7. 云南有名的普洱茶山
先遺忘一個概念,古六大茶山今七大茶山之類的話,這些沒有用,都是歷史了,戰火或者其他導致茶山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,很多茶山現在只剩個名字了。
再想明白一個道理,就是云南是高原,都很高,隨處是山。云南自古產茶還有煙葉這些農作物,是大量的產。常說的三大茶區臨滄普洱和西雙版納,基本遍地都是茶樹,也就都是茶山了。自古茶出高山,自古茶產區都是貧困縣。
現在經濟好轉,各種機構組織也一直在推崇保持原生態。所以呢,沒名氣的山很窮沒建設,有名氣的山基建慢慢上去了,破壞的也有,但是維護的更多。真原生態的可就不好玩了,對不對?那么我們就選名山吧
勐??h布朗山有老班章村,老曼峨也在這里
雙江縣勐庫大雪山有冰島村,勐庫還有十八寨
勐臘縣有易武山,易武有七村八寨,麻黑落水洞刮風寨等等都在這里
瀾滄縣惠民鄉有景邁山,正在申遺的一座茶山,該山對原生態的保護更加嚴苛。
忙麓山有昔歸,景東縣有無量山,還有南糯山,這些都可以去。
茶山都是維持著原生態的,茶園都是多樣化生態化,空氣氣候都很好,這些不用擔心。每年按路線全都走一圈的茶友大有人在。采春茶的時候也就是他們祭祖的時候,春天,茶山人多熱鬧,多帶點錢買茶葉哦。
推薦 班章冰島易武景邁四大名山走一圈,祭祖都差不多,四五月份過去查一下哪里祭祖時間過去看看挺好。另外說一句,云南多民族,人真的很純樸,民族之間特別友好,一切放心。
8. 普洱地區分布有名的茶山
普洱茶古六大茶山是 攸樂、倚邦、革登、蠻磚、蠻枝、漫撒;新六大茶山是 布朗、巴達、南糯、勐海、勐宋、景邁
9. 普洱七大茶山
針對歷史資料對古六大茶山的各說不一,遠在1957年11月至12月,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人民政府組織專業茶葉普查工作隊,對古六大茶山進行了認真的實地普查,云南省農科院茶葉研究所第一任所長蔣銓先生親自參加,歷時整整一個月,行程1200余里,走遍了古六大茶山的山山水水,村村寨寨,走訪了許多健在的男女老少,查看了許多碑石記錄,歷盡千辛萬苦,搜集看了真實的第一手資料,為古六大茶山史料提供了寶貴的、不可磨滅的證據,向州人民政府作了口頭及書面匯報,根據當時現存的茶山范圍、茶園面積、茶葉產量,古六大茶山依次是易武、倚邦、攸樂(基諾)、莽枝、蠻磚和革登,州人民政府確認了他們的報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