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普洱茶的標準泡法視頻
操作方法
01如果是茶磚。豎放茶磚。將茶磚豎起來,茶磚較長邊貼著支撐板。
02入刀。一手按好茶磚,另一只手拿著茶刀從茶磚的側面入刀。
03插刀。將茶刀由茶磚邊緣伸向茶磚內部,之后輕輕提起。
04如果是茶餅。將茶餅平放。
05茶餅中心的凹陷處入刀。
06由淺入深插入茶餅,向四周放射性地翹起。這樣出來的茶就可以泡了。
特別提示在此過程中一定要小心茶刀,不要傷到自己哦!
2. 普洱功夫茶的泡法視頻講解
功夫茶是用茶叉來代替用手去端杯;
1、茶則:是用來量取茶葉的,即從茶葉罐中取茶的工具;
2、茶匙:用來向茶壺或者蓋碗中撥倒茶葉;
3、茶漏:向壺中投放茶葉時,放在壺口,防止 茶葉外漏;
4、茶針:用來疏通壺嘴;
5、茶夾:溫杯時用來夾取品茗杯和聞香杯;
6、茶筒:用來盛放以上5種茶具的容器。
3. 泡普洱茶視頻全過程視頻
普洱茶湯上那個閃光的亮點和亮片,是漂浮在茶湯上的植物膠,在光線和水蒸氣的作用下的反光效果,它含有許多對人體有益的酯,主要的作用是健胃、消食、清除體內鉛毒。
從視頻中看茶底分量和舒展程度,結合漂浮的植物膠面積,那是一款不錯的普洱茶。一般來說,越是制作精良、陳化的好的普洱茶,茶葉中的成份分解的越豐富,茶湯的植物膠也越多——不過,切記不能依賴這一點來評判一款茶的好壞?!硗庖粋€值得注解的是:在渥堆中因為植物膠過多而自然卷曲形成的茶頭(有時候也叫老茶頭),其植物膠的含量就比一般的磚餅沱茶高,導致茶底煮都很難煮散呢;茶頭是非常稀少的,可目前許多不良廠家刻意去做些茶頭產品來欺騙顧客,希望樓主擦亮眼睛或者找行家去購買。4. 普洱茶的泡法視頻教程
在進行普洱茶短視頻拍攝制作時,一般的在進行拍攝時,要先詳細的對普洱茶的外形、產地進行展示,一般這類效果并不是十分明顯,一般在進行茶葉短視頻拍攝時,我們需要對茶葉生產采摘、泡茶等過程貫穿其中,一般要注意茶葉外觀和細節展示。
一般在進行普洱茶短視頻拍攝設計,我們會按照時間的順序一步步進行展示,一般這樣才能夠使我們的視頻拍攝更加有頭有尾。在進行產品拍攝制作時,一般茶葉產品拍攝制作需求是整個產品拍攝制作的關鍵,在整個的茶葉產品拍攝制作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。
在進行拍攝時,還要注意拍攝制作細節。一般茶葉產品拍攝細節不同,茶葉產品短視頻制作價格也不同。
5. 普洱茶普通泡法
1、等級的拼配:這是普洱茶最常見的拼配方法,以餅茶為例,通常將七級茶為基料(50%-70%),以五級茶做底(20%-30%),三級茶撒面(10%-20%)。這種方法熟茶運用得最為普遍,也是最成熟的一項技藝。
2、不同茶山的拼配:這是普洱茶拼配中的最高技藝。不同茶山的拼配不是以個簡單混料過程,而是基于制茶者對各個茶山茶性的理解基礎上,尤其是對后續發酵中不同(茶山)茶葉所起的作用,最后達到制茶者心目中理想的茶。
如講易武的茶做基料,取它的“柔”,一臨滄永德的茶為輔料,取它的“偏酸”(后發酵中繼過程中起關鍵催化作用),以景邁山的茶做調味,取它的“甜”,在完成后發酵后,形成一個“華麗的轉身”。因此,制茶者在最開始的拼配中,內心已形成未來茶葉成熟后的色、香、味、形等等的預見。
這種拼配方法沒有固定模式與比例,完全與制茶者個人素養有關。它不僅是一種技藝,也是一門藝術,更是一種境界。
3、古樹茶與臺地茶的拼配:這是近幾年興起的一項拼配方法。雖然這種方法有欺騙消費者之嫌,但相比古樹茶純山頭的“一口料”又是最科學的。它將古樹茶偏重于“藥性”(酶的活性)與臺地茶偏重于“茶性”有機結合在一起,增加了品茶過程中的飽滿度與豐富度,同時也塑造出超越普通茶性的產品,品質不僅超越單一臺地茶,也好于不同地區拼配的臺地茶。這種方法以古樹茶原料比例比低于20%為最佳,但又不能超過50%。
4、季節的拼配:云南茶葉可采摘三季,除冬天不采,一年中的春、夏、秋均可采茶制茶,也就有了春茶與夏茶的拼配,夏茶與秋茶的拼配,春茶與秋茶的拼配等等。屬于較低技術含量。它屬于一種技巧,不屬于技藝。
5、年份的拼配:有經驗的制茶者為避免新茶的稍澀與微苦,包括味覺產生“單薄感”,有意拼進一些年份較長的“老料”,在色、香、味都不同與新茶的感覺。一般“老料”的拼配比例不超過10%。
這種方法與茅臺酒的勾兌方法有點相似,將蒸餾出的新酒與十年或十五年、三十年老酒勾兌,使酒液的飽滿度提升了不少。云南一些普洱茶較著名的茶企在熟茶加工中普遍運用這種方法。它屬于技藝,是快遞提升品質的一種方法。
6、發酵度的拼配:近幾年熟茶生產常采用的一種方法。新出堆的熟茶雖然通過人工發酵快速“催熟”,但也存在湯色暗紅和口感欠佳的問題,也需要通過后續陳化才能將上訴問題解決。
于是,將重發酵(達到九分以上成熟度)與中度發酵(達到七分成熟度)的熟茶拼配一起,使茶湯呈現紅顏明亮,口感適中的效果。但這種方法因為參入了一些發酵過度的熟茶,段時間品飲尚可,但繼續存放,尤其是存放五年以后,其口感與湯色基本鎖定,無大的變化,品質上升空間太小。不屬于技藝范疇。
7、生茶與熟茶的拼配:這是熟茶加工中的一項非常有意思的科學實踐。熟茶在渥堆發酵之后,很長時間存有一種“堆味”(與酶味有點接近),這是消費者始終不愿意接受的味道。過去,為了去掉這種“堆味”,只能用存放的方式,依靠時間來解決。但在熟茶中拼配一些生茶,意辦比例在3%至5%之間,茶湯的味覺感受更加豐富,且沒有“堆味”浮現。
我們在很多熟茶餅中發現的個別生茶葉子不是不小心散落在里面,而是有意識“添加”。民間普洱茶愛好者更是加大生茶比例:幾乎是1:1(生茶與熟茶)混在一起沖泡,滿足品飲需求。因此,簡單的去“堆味”,屬于一項技巧,而滿足品飲的層次感與飽滿度,即不同品質的熟茶與不同地域的生茶產生“互補與交融”則屬于技藝。
8、花草茶的拼配:市場上有一款茶叫“菊普”,即普洱茶中添加一些菊花。它是普洱茶拼配花草概念的第一款產品,也是一款至今被市場認可的成熟的產品。它開創了普洱茶拼配花草的先河,未來也會有大量的類似產品出現。
如普洱茶與玫瑰,普洱茶與金銀花,普洱茶與蘭花等等。其實,將花草拼配到茶葉中不是普洱茶的首創,也不是中國人的發明。最早發明是英國貴族,用于英式紅茶。但是,英式紅茶注意干茶外觀之美,普洱茶拼配更注重功能之效,如養眼、潤肺、減肥等。